“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人类,而是会更好地服务人类。年轻人,如果你对某个方面特别有兴趣,希望你能够坚持下去,发扬下去。”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第二季系列活动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建议年轻人劳逸结合,呵护因兴趣而生的热爱火苗。他导读并推荐《传感器与智能时代》一书,鼓励读者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今后的发展方向。
深耕科普工作40余年,年近耄耋的褚君浩仍为普及科学知识、传播文化力量而孜孜以求。继上一季畅谈如何攻破红外物理学界世界级难题后,褚君浩回顾在科研道路上遇到的坎坷和风景,描绘传感器在未来智能时代的应用场景。
(资料图片)
《传感器与智能时代》一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传感器和智能时代的关系,从科技发展史角度,描绘人类社会发展方向。“人类经历过三次工业革命,如今我们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,也就是信息时代的后期,马上要进入智能时代。而传感器是智能时代重要的组成部分,它将代替并超越人类五感,使我们感知到更加丰富的信息,借助传感器,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将变得更加清晰。”褚君浩谈到,通过高分辨、高灵敏、全波段、高功能、智能化的传感器转化为大数据,依托超大规模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,实现高分辨率凝视成像,波动世界的大数据“尽在眼底”。
作为我国自主培养首个红外物理博士,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半导体和红外物理学科发展。褚君浩曾有个笔名叫“坦牛”,当时对同学解释的意思是“在平坦的大道上,像牛一样勤奋地工作。”然而心里想的是“爱因斯坦”和“牛顿”,“就是想当科学家。”即便高考曾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,褚君浩很快调整心态,“就像去剧场听交响乐,票子是最后一排,如果当时考取了复旦物理系,那可能是坐在前几排。但不管在哪一排,听到的内容是一样的。只要好好学,都能学到知识,都能有所成就。”
“科创教育是个童子功,从小在大脑里的连接,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。”周日晚,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第二季系列最新一期,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馆长将推荐由凯文·凯利撰写的《失控》一书。
每当有新的科技热点出现,倪闽景都会把这本手拿出来翻一翻,看看书中对未来科技发展有怎样的预判和启示。他觉得其最大特点是“用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进化规律,来分析整个数字世界的进化方向”,每一章节从探讨生命现象开始,讲述到信息世界的变化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更像是寓言。在他看来,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有利有弊,科普教育也同样需要考虑伦理层面问题,核心是不仅仅要知道为什么,还要知道它的价值在哪里。
“科创教育最大的特点,往往是出人意料。”从物理老师到担任教委领导,再到成为科技馆馆长,倪闽景始终在和孩子打交道,他努力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,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舞台。他强调,科创过程可以锻炼孩子创造性思维,这往往是做题达不到的,也许让孩子做几个实验,换一个方法来训练大脑,拓展思维,会给孩子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和通道。“培养科创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累积,而对每个人来说,成长的初期影响尤其大 。”
随着上海自然博物馆、上海天文馆两座分馆相继建成开放,上海科技馆“三馆合一”集群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,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样化的体验场景。“这样的环境会为孩子的成长带来新契机,希望能开发更多馆校合作项目,增强科技馆对青少年的服务功能。我听过了,我忘记了;我看过了,我记住了;但是我做过了,我才理解——这是科普教育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层次性。”
在倪闽景看来,阅读是现代人获取知识重要的途径之一,在大脑里要经过非常复杂的过程才能吸收完成,“孩子们的阅读过程需要掌握好平衡,一方面多读经典书籍,建立好大脑最底层的连接;另一方面要让孩子看一些喜欢的书,培养个性化发展。”
据悉,第二季科创教育经典导读视频在纪实人文频道、“上海科创委”公众号、“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”公众号、帆书APP“眼界”板块、学习强国、抖音等平台同步上线。每期都会推出一本科创教育经典读物上线帆书APP;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会重点推荐科创教育经典读物和其他相关读物,欢迎青少年参与留言“你最喜欢的一本科技创新书”,将心目中的好书分享给更多人。
作者:许旸
图片来源:主办方
编辑:姜方
责任编辑:邢晓芳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上一篇 : 祥符区举行“中原舞蹁跹 奋进新征程”艺术广场舞选拔赛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